一、c实验设计原理?
实验设计原理:社会科学理论验证的一种路径》介绍了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把实验方法区分为经验驱动型和理论驱动型。前者是帮助研究者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规律,后者是对抽象理论的实证验证。这本书对多个典型的实验进行解析,如伽利略的比萨斜塔重物下落实验、阿基米德的杠杆实验、阿施的从众实验、米尔格拉姆的权威(电击)实验等,并将自然科学中的实验与社会科学中的实验进行对比,除了总结出优秀实验设计共有的5条原则外,还以严谨的逻辑分析指出,以实验来检验理论,作为一种基本方法,完全可以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能够对理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实验设计原理:社会科学理论验证的一种路径》在不长的篇幅中却含有十分丰富的信息量,特别是从实验构建的角度讨论对一些经典理论的检验,给人许多启发。
二、光环效应实验设计?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实验设计例子:企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为大众了解并接受?
一条捷径就是让企业的形象或产品与名人相粘连,让名人为公司做宣传。这样,就能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旺的人气。要做到人们一想起公司的产品就想到与之相连的名人。
三、实验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1. 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2. 简便性原则。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比较简便,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时间比较短
3. 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步骤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一致。
4. 对照原则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5. 平行重复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上述随机性原则虽然要求随机抽取样本,这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差,但不能消除它的全部影响。平行重复的原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
引导学生探究性实验时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严谨性原则,给学生的互相评价要有正确的导向。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评价,能使学生思维快速发散,不仅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弥补知识的缺陷,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潜能,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创设条件,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本来不易掌握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为学生创设通过探究发现和提出学习过程所关注的问题的时间和空问,尽量使学生投入到自己发现问题或深化探究问题的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质疑与探究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抉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前面的实验方法去进行探索,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实验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予其自主探索的自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探究式教学将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教师要发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多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验设计方法有哪些?
1.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是最常见的一种考察单因素两水平或多水平间的效应有无差别的实验设计方法。它是将同质的受试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再观察各组实验效应。
2.配对设计: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将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处理组。配对的因素为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非处理因素。
例如欲研究维生素E缺乏时对肝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将同种属的大白鼠按性别相同,月龄、体重相近配成对子,再将每对中的两只大自鼠随机分配到不同处理组,分别喂以正常饲料和维生素E缺乏饲料。
3.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为配对设计的扩展,是将受试对象条件(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非处理因素)相同或相近者组成若干个区组,再将每个区组中的各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
每个区组中包含的受试对象数等于处理组数。随机区组设计可保证区组内的受试对象有较好的同质性,因此组间均衡性较好,与完全随机设计相比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五、单因素实验设计模式?
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水平相互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包括Xa和Xb两个自变量的设计,叫做双向析因设计,简写为A*B因素设计。(A*B*C因素设计)
例子:有三种小学语文教材,为检验其在不同教学方法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四种教学方法,即课堂系统讲授、通过典型课文进行重点讲授、课堂系统讲授结合学生游戏和活动、通过典型课文进行重点讲授结合学生游戏和活动。利用交叉分组的方法得到十二个处理(3*4),经过一段教学后,在每个处理中抽取被试进行测试。 完全随机化多因素实验设计
(Complete randomalized multifactors experimental design):根据自变量及每个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处理)的多少进行随机分组。在2×2因素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因素A、B,每个因素又有两种水平,共有4种可能的处理,即A1B1、A1B2、A2B1、A2B2 。这就必须随机地把被试分为4组,每组接受一种处理, 随机化完全区组多因素实验设计
(Random-groups multifactors experimental design):需在2×2因素设计中选一组被试,让每一个被试都接受4种处理,在次序上哪个人先接受哪种处理用随机法决定,这样,每一个人的4种处理结果就是一个区组。 (Latin-square experimental design):实验中采用循环法平衡实验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就是实验顺序、被试差异,都作为自变量因素来处理。只要实验中自变量的个数(因素)与实验处理水平相同,而这些自变量间没有交互作用存在时,都可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
表中a1、a2、a3为实验处理的三个水平,c1、c2、c3为被试的三种不同类型,存在个体差异。
特点:a、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b、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c、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能够抵消实验中的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六、实验设计必须2*2吗? ?
谢邀。自变量只有1个水平?那这个就不是自变量了啊,最多算是一个控制变量(额外变量),因为只有1个水平就意味着所有被试的处理都是一样的,既然没有改变这个变量以观测因变量的变化,那么这个变量就不是自变量。你这个就是单因素设计
七、中和热实验实验设计意图?
中和热实验设计意图是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反应前的温度t1,混和发生中和后溶液的温度t2,通过温度变化求出放出的总热量Q
Q=Cm(t2一t1),反应热=Q/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该实验一定要有保温装置,使其充分反应的搅拌装置,测量温度的温度计、量取盛放的量筒、烧杯等,避免弱酸、弱碱电离吸热干扰,该实验要用强酸强碱
八、准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特点
降低控制水平,增强现实性
准实验设计是将真实验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能完全控制研究的条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控制水平。虽然如此,它却是在接近现实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运用真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实施的,因此准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较容易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即现实性较强。
相对而言,真实验设计的控制水平很高,操纵和测定变量很精确,但是它对于实验者和被试的要求较高,带来操作上很大的困难,现实性比较低。
研究进行的环境不同
准实验研究进行的环境是现实的和自然的,与现实的联系也就密切得多。而实验研究的环境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差很大,完全是一个“人工制作”的环境,与现实的联系较难。
九、实验设计doe是什么阶段?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DOE包含计划-实施-分析三个阶段8个步骤:
步骤1:明确目的
步骤2:选择品质特性(响应Y)
步骤3:选择确定因子及其水平
步骤4:选择试验计划
步骤5:实施试验,收集记录数据
步骤6:整理数据,建立分析模型
步骤7:分析数据,确定最优因子组合
步骤8:验证设计
十、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XX试验方案(小二号, 宋体,加粗)
方案名称要求: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的反映方案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一、试验目的(四号,宋体,加粗)
精炼的写明本次试验需要解决或验证的问题;
二、试验人员、试验时间(四号,宋体,加粗)
三、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四号,宋体,加粗)
3.1工艺流程图(小四号,宋体,加粗)
工艺流程尽量采用工艺流程图的形式展示,在图_上显示本次试验需要验证的点; (若工艺流程已评估确认,且本次试验只是针对其中-一个点验证设备或工艺参数,则可不罗列工艺流程)
3.2工艺参数(小四号,宋体,加粗)
表1本次试验工艺参数情况(五号,宋体)
四、试验方法(四号,宋体,加粗)
简单明了的阐述试验方法,需要用的工器具、设备等材料。
4.1主要设备设施(小四号,宋体,加粗)
填写关键的试验设备设施即可,无需全部罗列。
4.2原辅料情况(小四号,宋体,加粗)
列明需要使用到的原辅料,若规格、产地等特性对试验有关联则需细化原辅料信息;
4.3检测方法(小四号,宋体,加粗)
写明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检测人员,便于后期追溯;
4.4试验方法(小四号,宋体,加粗)
与4.1中流程图中标识的本次试验需要验证的点展开讲解具体操作方法。
注意: 1.尽可能图表化,对比凸显本次试验需要验证的点,验证思路;
2.涉及的关键物料、设备设施等,需详细描述参数,简单明了;
五、数据记录(四号, 宋体,加粗)
设计好试验过程需要用到的表格形式,内容,实际试验时打印填写即可。
注意:实验设计时需充分考虑需记录的数据,数据的全面性、正确性。
备注:
全文行距设置:选择1.15-1.5倍行距或17-25磅;
全文字体:文字-+ 宋体;数字、字母+ Times New Roman;
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小四号,宋体orTimes NewRoman,加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