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络安全 > 信息安全易尔灵网络科技

信息安全网络考研科目?

84 2024-02-29 06:48

一、信息安全网络考研科目?

答:考研科目:政治、外语、数学和计算机专业课。

       主干课程:学生除学习理工专业公共基础课外,学习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

  除上述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机制与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

  

二、个人信息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款,现尚在制订中。涉及法律名称的确立、立法模式问题、立法的意义和重要性、立法现状以及立法依据、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例外及其规定方式、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关系、对政府机关与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不同规制方式及其效果、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信息自由流动的关系、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特定行业的适用问题、关于敏感个人信息问题、法律的执行机构、行业自律机制、信息主体权利、跨境信息交流问题、刑事责任问题。对个人及行业有着很大的作用。

个人信息保护可以通过数据库安全的技术手段实现,核心数据加密存储,通过数据库防火墙实现批量数据防泄漏,也可以通过数据脱敏实现批量个人数据的匿名化,通过数字水印实现溯源处理。

2020年10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议案。草案规定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5%的额度甚至超过了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规定“最严”的欧盟。

2021年4月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拟规定,提供基础性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并要求其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等。

三、什么是信息安全网络考试?

信息安全考试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内容。

四、网络安全法为什么不是信息安全法?

因为网络安全包含信息安全,而信息安全只是网络安全的一部分

五、信息安全法的颁布时间?

我国信息安全法的相关规章主要有以下几部: 

(1)农业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暂行规定》(1997.04.02)

(2)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1997.12.12)

(3)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1998.08.31)

(4)公安部《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评级准则》(2000.03.20)

(5)公安部《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2000.04.26)

(6)邮电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2000.05.25)

(7)教育部《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2000.06.29)

(8)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2000.10.08)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11.07)

(10)信息产业部《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2005.02.08)

(11)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2005.02.08)

(12)信息产业部《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2005.02.08)

(13)公安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2005.12.13)

(14)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安全等级一保护管理办法(试行)》(2006.01.17)

六、信息安全法重点条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历经三次审议及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后,于2021年8月20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其出台解决了个人信息层面法律法规散乱不成体系的问题,与《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密码法》共同构建了我国的数据治理立法框架。

《个人信息保护法》厘清了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自动化决策、去标识化、匿名化的基本概念,从适用范围、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个人信息及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规则、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各参与主体的职责与权力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全面规定,建立起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本制度体系。

《个人信息保护法》堪称中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单独立法,翻开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治事业的新篇章。本文将结合我们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理解,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要点解读,供各方参考。

一、适用范围及核心概念

(一)明确适用范围,设定域外适用效力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以前,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散落于《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网络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其中,2013年生效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电信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活动”,即该规定仅适用于在境内提供服务的主体,不产生域外效力。2017年6月生效的《网络安全法》沿用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适用范围,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的,适用《网络安全法》。因此,《网络安全法》也没有域外效力。

《个人信息保护法》破旧立新,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下称GDPR)及多数国家与地区相关法律的立法思路,以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为基础,首次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域外,产生了“长臂管辖”的效果。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在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应适用本法,在境外处理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适用本法:

(1)以向境内自然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为目的

(2)为分析、评估境内自然人的行为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该规定,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在中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还包括特定情形下在境外处理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此处特定情形既包括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直接信息处理活动,也包括行为分析和评估等企业常见的间接信息处理行为。

为与域外管辖相呼应,《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进一步要求境外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境内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代表,负责处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事务,并将有关信息报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

但上述关于域外适用效力的条款也存在待进一步明确之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条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判断标准仍不明确。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未针对境外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境内所设的专门机构或指定代表未履行相关义务的情形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域外管辖效力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还需相关部门后续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

(二)明确核心概念,扩大敏感信息范围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的定义采用准“识别+关联”的认定标准,并将经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排除在外。同时,参考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相关规定,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列入敏感个人信息。

七、信息安全法生效日期?

你所说的《信息安全法》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作为中国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将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监管与治理,把个人信息使用权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八、网络信息安全网站

网络信息安全网站的重要性

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活动和交流都在互联网上进行,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站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网络信息安全网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和利用这些网站来提高安全水平。

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许多威胁。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等恶意行为时刻威胁着个人和组织的机密信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和弱点来窃取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密码和商业机密。数据泄露和勒索软件攻击在过去几年中大幅增加,给许多个人和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网络信息安全网站的功能

网络信息安全网站是一个提供相关安全知识、工具和资源的在线平台。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1. 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这些网站为个人和组织提供安全教育和培训资源,帮助用户了解最新的网络威胁和安全防护措施。
  2. 发布安全警报和更新:它们定期发布最新的安全警报和更新,及时提醒用户有关新的威胁和漏洞。
  3. 提供安全工具和软件:这些网站提供安全工具和软件,帮助用户保护其网络和设备免受恶意软件和攻击。
  4. 分享安全实践和案例:它们分享安全实践和案例研究,帮助用户了解其他人的安全挑战和解决方案。
  5. 建立网络安全社区:这些网站为感兴趣的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促进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

如何选择网络信息安全网站

在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网络信息安全网站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 可靠性:选择知名和受信任的网络信息安全网站。在选择之前,可以进行一些研究,查看用户的评价和反馈。
  • 专业性:选择专门致力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网站。这些网站通常由安全专家和组织维护,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 更新频率:选择定期更新内容的网站。网络安全威胁时刻变化,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网站应该能够及时更新内容,以保持用户的安全意识。
  • 用户资源:选择提供丰富资源的网站。这些资源可以是安全工具、漏洞报告、白皮书等,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
  • 用户反馈:了解其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用户反馈对于选择合适的网络信息安全网站非常有帮助。

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网站的好处

正确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网站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1. 提高安全意识:网络信息安全网站向用户提供最新的网络威胁信息和安全防护措施,帮助他们了解和应对不同类型的威胁。
  2. 减少风险:通过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使用合适的安全工具,用户可以降低成为网络攻击目标的风险。
  3. 保护个人信息:网络信息安全网站提供了关于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的建议,帮助用户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盗用。
  4. 增进网络安全技能: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网站上的教育资源和案例研究,用户可以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技能,成为更有能力的网络用户。
  5. 获取安全支持:网络信息安全网站通常提供在线论坛和技术支持,用户可以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寻求帮助和建议。

结论

网络信息安全网站在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选择可靠的网站,正确利用其资源和工具,用户可以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成为网络攻击目标的风险。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积极利用这些网站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九、国家信息安全法公布时间?

2016年11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019年10月20日,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在论坛上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相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数据法律保护体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2019年1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第三次记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工作安排。计划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2020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对情节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可高达5000万元,个人隐私保护即将迎来风清气正的新阶段。

2021年4月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拟规定,提供基础性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并要求其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

十、中国信息安全法何时执行?

2005年4月1日。

信息安全法是指维护信息安全,预防信息犯罪的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是狭义上的信息安全法,广义上的“信息安全法的调整范围应当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关系、信息共享分析和预警关系、政府机构信息安全管理、通信运营机构的安全监管、ISP的安全监管、ICP(含大型商业机构)的安全监管、家庭用户及商业企业用户的安全责任、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进出口监管、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和指南以及评估监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规划、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等十二个方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84758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