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网络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安全性最重要的基础措施是
设计有效的网络安全策略
二、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就是关键信息的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义: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共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这些系统、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要么提供基本商品和服务,要么构成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的基础平台。
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举例?
一、什么是关键业务?
答:电信、广播电视、能源、金融、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国防科技等行业和领域中一旦遭到破坏或者丧失功能,会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健康和安全的业务。
二、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答:支撑关键业务持续、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网络设施、信息系统。在形态构成上,可以是单个网络设施、信息系统,也可以是由多个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组成的集合。在本质上,属于关键业务的信息化部分,为关键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
三、举例说明
A、网站类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定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1、门户网站
2、重点新闻网站
3、日均访问想超过100万人次的网站
4、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
影响超过100万人工作、生活;
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域30%以上人口与的工作、生活;
造成超过100万个人信息西楼;
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
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
验证损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5、其他应该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B、平台类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定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1、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或活跃用户(每日至少登录一下)数超过100万;
2、日均成交订单额或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
3、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
成10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影响超过1000万人工作、生活;
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
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
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
严重损害社会和经济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4、其他应该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C、生产业务类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定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1、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系统或与医疗、安防、消防、应急指挥、生产调度、交通指挥等相关的城市管理系统;
2、规模超过15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
3、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
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
影响10万人用水、用电、用气、用油、取暖或交通出行等;
导致5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
四、哪些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对国家履行重要职责和保障公共利益起着重要作用,其破坏、失效或丧失会导致严重社会、经济和民生损失,并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这类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等各环节,如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等。
2. 通信系统: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通讯方式。
3. 交通运输系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各种交通方式及相关的场站、港口、机场等设施。
4. 水供排水系统:包括水库、水厂、污水处理厂、供水管道等。
5. 医疗卫生系统:包括医院、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店等。
6. 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支付清算等各种金融机构。
7. 政府机关:包括国家、省、市、县等政府机关及其相关部门。
8. 民生领域:包括学校、公共供暖、公共食堂、公共厕所、社区服务中心等。
9. 能源系统: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各种能源资源及相关加工、储运、销售企业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和具体内容可能略有差异。
五、网络安全信息通报目的?
网络安全信息通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有效地向广大用户提供关于网络安全事件的警示和预警信息,帮助用户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和防范措施,避免个人或企业的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问题。
通过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可以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个人和企业的网络安全能力,促进网络安全的发展和建设。同时,也能够加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稳定和可靠性。
六、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是?
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必须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标准:
1.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对本行业、本领域关键核心业务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2.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
3.对其他行业和领域具有重要关联性影响。
七、信息基础设施经过哪些阶段变迁?
五个阶段: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
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
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
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
1、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有水库、河道、机井;
2、为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主要有公路、沼气池、自来水管道和水塔、电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这一类大多是有偿收费的;
3、为提高农民文化和身体素质服务的设施,包括乡村学校和幼儿园、乡村卫生医疗点、乡村休闲娱乐小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等。
九、中学是不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4]
2021年4月27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经国务院第13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十、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哪些?
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计算机机房(包括场地、空调、透风、供电、供水、通信线路、安保等)
信息化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终端设备等)
2、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
支撑各种业务的业务信息系统
加强组织(企业、政府、机构、单位)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支持组织决策的决策信息系统
服务于信息系统管理的运维管理系统
3、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建设
为了组织信息化的持续有序而需建立信息化组织架构,并经常进行优化调整
4、信息化系统安全体系、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建设
为了应对各种人为或自然的灾难、攻击等,需要对组织的信息化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为了业务连续性而需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
5、组织的信息化与业务连续性管理意识的培养和强化
信息化建设过程只是信息化的基础,还需要长效的运行维护、升级,使得信息化是持续有效的,这就需要经常地强化组织的信息化与业务连续性管理意识,形成一个持续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支撑组织战略目标和业务的持续发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