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络安全 > 信息安全易尔灵网络科技

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200 2024-04-17 21:51

一、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一、目标:信息安全通常强调所谓CIA三元组的目标,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CIA 概念的阐述源自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 Criteria,ITSEC),它也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安全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保密性(Confidentiality):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漏给非授权用户或实体。

2、完整性(Integrity):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授权用户篡改,同时还要防止授权用户对系统及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持信息内、外部表示的一致性。

3、可用性(Availability):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

二、原则:

1、最小化原则。受保护的敏感信息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被共享,履行工作职责和职能的安全主体,在法律和相关安全策略允许的前提下,为满足工作需要。仅被授予其访问信息的适当权限,称为最小化原则。敏感信息的。知情权”一定要加以限制,是在“满足工作需要”前提下的一种限制性开放。可以将最小化原则细分为知所必须(need to know)和用所必须(need协峨)的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在信息系统中,对所有权限应该进行适当地划分,使每个授权主体只能拥有其中的一部分权限,使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如果—个授权主体分配的权限过大,无人监督和制约,就隐含了“滥用权力”、“一言九鼎”的安全隐患。

3、安全隔离原则。隔离和控制是实现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而隔离是进行控制的基础。信息安全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将信息的主体与客体分离,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在可控和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主体对客体的访问。

关于信息安全的基本信息:

1、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2、信息安全学科可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称的变更也是对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二、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最佳方法?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此体系的建立将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增强组织抵御灾难性事件的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将大大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其次,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通过与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接续起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最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而成长为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与合作的有力支撑。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体系的建立需要基于系统、全面、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ISM体现预防控制为主的思想,强调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强调全过程和动态控制,本着控制费用与风险平衡的原则,合理选择安全控制方式保护组织所拥有的关键信息资产,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从而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和业务运作的持续性。

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每个企业都使用一个统一的模板,不同的组织在建立与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

三、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标准?

以下是我的回答,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架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制度建设: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确保生产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明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隐患排查: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生产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应急管理: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法。监督考核: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总的来说,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标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安全管理体系的进步与发展。

四、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包括?

分以下4个方面:

1、安全管理体系;

2、安全监督体系;

3、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

4、安全生产实施管理体系

分析解释:

1、一般定义安全体系就是生产体系要以谁为首,并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一般企业都是“一岗双责”,即生产(管理)岗位职责、岗位安全职责,体系中的责任要与岗位责任对应。

3、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

五、如何建设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制度层面设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度规范设计;设计要注意防范为主,特别注意对安全事故应对的预案设计和奖惩配套设计。设立经理甚至总经理的责任巡查制度(体现制度的权威和公司对该体系的重视程度)。还要规定责任安全各岗位的权责分配。

2、流程设计,各工序的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3、设备层面,购进安全防范设备、仪器和用品并安排使用;

4、设立监督检查岗位,一般是质检人员或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员,责任到人;

5、建立定期的培训教育,包括安全生产,安防事故应对演练等等。

六、信息体系建设基础理论包括?

本书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分为四篇,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二、三章),重点从系统知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特点,本篇养活了与其他课重复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增加了企业网络应用的知识。

第二篇应用篇(包括第四、五、六章),重点从组织应用角度讲解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以及当前应用较多的信息系统,如ERP、DSS。

第三篇开发篇(包括第七、八、九章),重点从系统规划,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阐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与管理。

第四篇管理篇(包括第十——十三章),重点阐述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发展。

其中绩效管理是企业目前关注的热点,本书增加了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希望借此引起学生对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视,并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探索企业绩效管理的解决方案。 本书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给予了清晰的划分,每章有学习导读、关键概念和思考题,在有关章配有案例分析,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使用。

七、信息安全保密体系认证标准?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从个人信息的收集、保存、传输、处置、使用、共享、转让、披露和委托处理等多个方面提高和完善组织的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个人信息安全有了法律依据,通过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提高组织的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和合规性,从而提升组织的社会信誉。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的认证依据为ISO/IEC27701:2019《安全技术GB/T22080和GB/T22081针对隐私信息管理的扩展 要求和指南》和GB/T22080-2016《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的认证依据包含两个标准,如果组织同时申请隐私信息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仅在少量增加审核人日的基础上完成两个管理体系的审核。如果组织已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根据证书情况采用GB/T22080-2016《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部分抽样的方式开展隐私信息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

八、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介绍?

1.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分工明确责任,建立履职清单,强化各级责任)

2.安全评价和奖惩制度。(没有这个谁也不怕你,是推动工作的指挥棒)

3.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4.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活动制度。(人是安全管理系统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九、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标准?

公共安全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有效地应对建筑内火灾、非法侵入、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等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种突发事件,并应建立应急及长效的技术防范保障体系;

2 应以人为本、主动防范、应急响应、严实可靠。

4.6.2 公共安全系统宜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等。

4.6.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安全适用、运行可靠、维护便利;

2 应具有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互联的信息通信接口;

3 宜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实现互联;

4 应作为应急响应系统的基础系统之一;

5 宜纳入智能化集成系统;

6 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6.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防护等级、安全防范管理等要求,以建筑物自身物理防护为基础,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安全防范技术等进行构建;

2 宜包括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和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访客对讲、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等;

3 应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的发展,建立结构化架构及网络化体系;

4 应拓展和优化公共安全管理的应用功能;

5 应作为应急响应系统的基础系统之一;

6 宜纳入智能化集成系统;

7 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和《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的有关规定。

十、做好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实现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三、规范生产租用车辆管理,规避交通安全风险,杜绝事故发生

四、加强项目安全监管,严格分包单位安全准入条件

五、重点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把好安全生产关键环节

1、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定防范措施。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六、强化安全技术管理机构安全职能,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

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由院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总工办负责专业项目安全技术设计审定及日常管理工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191649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