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ipi 协议分析?
MIPI(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是 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的缩写。MIPI(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是 MIPI 联盟发起的为移动应用处理器制定的开放标准。
目的是把手机内部的接口如摄像头、显示屏接口、射频/基带接口等标准化,从而减少手机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增加设计灵活性。
MIPI联盟下面有不同的WorkGroup,分别定义了一系列的手机内部接口标准,比如
摄像头接口CSI
显示接口DSI
射频接口DigRF
麦克风 /喇叭接口SLIMbus等等。
二、ssdp协议分析?
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SDP,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是一种应用层协议,是构成通用即插即用(UPnP)技术的核心协议之一。
简单服务发现协议提供了在局部网络里面发现设备的机制。控制点(也就是接受服务的客户端)可以通过使用简单服务发现协议,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在自己所在的局部网络里面提供特定服务的设备。
设备(也就是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端)也可以通过使用简单服务发现协议,向自己所在的局部网络里面的控制点宣告它的存在。
三、ppp协议分析?
PPP协议的运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链路(LCP)
第二阶段:验证(PAP/CHAP)
第三阶段:网络控制协商(NCP)
第四阶段:终止PPP链路(LCP)
PPP协议工作的第一阶段我们称为链路建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PPP首先使用LCP(链路控制协议)在链路两端建立连接。在该阶段中PPP不只是在数据链路层搭建链路而且还在链路的两端动态协商一些参数,比如双方使用的认证方式、是否支持压缩和MLP(多链路捆绑)等。
四、rdp协议分析?
基于 RDP 的应用一般应该包括三个部分:终端服务器、用户界面传输协议和客户端。其中用户界面传输协议允许客户机连接到终端服务器获取服务器上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客户端的显示与服务器端的运行界面通过用户界面传输协议进行操作数据与现实数据的交换与传输。
五、nft协议分析?
NFT是一种技术协议,这种技术协议将令牌或者说Token进行编号,编号目的是区分每一个令牌相联系的特定元数据内容,这些特定数据内容可能蕴含独特的信息,这些独特的信息如与主体知识结构、特定应用场景相结合,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甚至是智能化解决方案。
六、pgp协议分析?
作为一款历史悠久的加密验证工具,PGP在商用领域和个人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从互联网远古时代开始,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粉丝。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PGP的状况。PGP的全称是Pretty Good Privacy,直译就是优良保密协议,这玩意确实优良,但就加密和验证来说,技术相当的好。
正宗的PGP,是商业软件,是PGP的发明者开发的,很多公司常用的PGP desktop就是PGP公司的产品,当然,是盗版的。
PGP公司在IETF公开了PGP的标准,符合标准的程序就叫做OpenPGP,于是有人开发了符合标准的开源软件GnuPG,即GPG,和PGP具有同类功能。
在没有边界的网络上,一批批符合PGP标准的应用此起彼伏,但诡异的是,在中文世界,却只有不多的几篇抄来抄去的介绍GPG的文章,都只介绍了它的基本功能,像密钥,加解密,签名之类,并且都有模有样,看着挺专业的样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深究就会发现,这些文章的作者,顶多在写文章的时候用过几次GPG。为什么我这样讲,原因是他们写的这些命令操作,在中文的特殊环境里,在我国占主流的windows环境里,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而他们并没有写到哪怕一点点。这些文章的起源,大概是翻译的英文文章。
在实际需求中,需要对商业软件PGP和开源软件GPG做出一个选择,如果是一般保密需求的公司或组织,可以直接选择商业软件PGP desktop,功能强,方便用,但是,要么花钱,要么用盗版;如果是高保密要求的公司或组织,那就最好不使用商业软件PGP desktop了,毕竟,你看不见代码,谁知道里面带没带后门,是不是在你的每个加密包里面加一个超级密钥呢,实在不放心呀,那就只能使用GPG了,还不能使用人家编译好的GPG,最好是自己下代码下来自己一行行检查并自己编译。
今天在这里,我就不介绍GPG和PGP的具体操作了,在网上搜下这些就可以出来,我来给大家捋一捋在windows上使用这两个软件的细节和坑,方便大家入坑和跳坑。
01
—
PGP desktop
在windows上,最完美的PGP工具当然是PGP Desktop,很多一般安全需求的公司都在用,基本不会有坑,但是需要注意,如果PGP主密钥选项里开启了主密钥列表,并在列表中加入了主密钥,但是该密钥被干掉了,大概这样:
当使用PGP加密的时候,会发现加密用不了,会有提示:
出现这个问题之后,到主密钥里把那个未知密钥删除就基本不会有其它问题了。
02
—
GnuPG之Kleopatra
作为开源软件的GPG,它在windows上用来配套的客户端是Kleopatra,在安装gpg windows版的时候基本就一起安装。但是这个软件很有毛病,不让使用管理员权限启动,有些版本的windows搞一搞能解决,但是,有些版本的windows,例如部分windows 7,就没法解决,会提示如下错误:
提示语:
Kleopatra cannot be run as administrator without breaking file permissions in the GnuPG data folder. To manage keys for other users please manage them as a normal user and copy the `AppData\Roadmin\gnupg' directory with proper permissions.
GPG的官网对这个问题有介绍,说是下个版本会改成提示,而不是现在这么变态的不让你用。具体链接如下:
https://wiki.gnupg.org/Gpg4win/RunAsUser
碰到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没法用这个客户端了,乖乖用gpg的命令行吧。
03
—
GnuPG之命令行
在没法用GPG的客户端的情况下,如果实在要用GPG,那就只能使用命令行了,具体的使用方法,网上一堆,直接去找,或者直接看命令行提示,这里就不介绍了,只说一些问题。
问题1、gpg --recipient xxx --encrypt file的加密提示
使用gpg命令行加密经常会有提示:
解决这个提示的方法是在gpg加密命令行参数中加上--trust-model always。
问题2、中文路径支持
这是一个大坑,虽然GPG号称是PGP的完美替代,符合PGP的标准,但是我们的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如果使用gpg,当然会有中文的路径,gpg是没法支持的
七、ip协议tcp协议分析原理?
下面以采用TCP/IP协议传送文件为例,说明TCP/IP的工作原理,其中应用层传输文件采用文件传输协议(FTP)。 TCP/IP协议的工作流程如下:
在源主机上,应用层将一串应用数据流传送给传输层。
传输层将应用层的数据流截成分组,并加上TCP报头形成TCP段,送交网络层。
在网络层给TCP段加上包括源、目的主机IP地址的IP报头,生成一个IP数据包,并将IP数据包送交链路层。
八、TCP协议分析实验?
《TCP/IP协议详解》三卷,第一卷特别经典,适合反复地看,对于几个基础的协议一定要非常清晰,比如IP、TCP、UDP、ICMP,一定记住每个协议所有字段细节,ping,traceroute 的工作原理。
可以做一些小实验:比如ping,你可以先ping 小包、再ping 大包,如2000字节,再ping 2000 DF=1,看看会发生什么?
做实验的同时,用抓包软件来capture看看协议的具体字段,以及协议如何交互,再对照书看看是不是作者描述得那样!这样很快就熟悉了,千万不要一直看书,一定要做实验。
好多协议都可以在个人电脑上做实验的,比如ARP,DHCP,IP,TCP,UDP,ICMP,DNS,traceroute , HTTP, HTTPS 等等,可以用抓包软件的过滤器 filter 来过滤你感兴趣的协议,如果想了解一些路由协议相关的,可以看Jeff Doyle 的《TCP/IP Routing》,也很经典!TCP/IP很成熟也很普及,没有落伍,即使现在出现了IPv6,也仅仅是IP头的改变,TCP还是可以重用的!
九、ip层协议分析?
IP 协议
基本概念:
主机:配有 IP 地址,但是不进行路由选择的设备
路由器:既配有 IP 地址,又能进行路由选择
节点:主机和路由器的总称
解析:
4位版本号:指定IP协议的版本,IPV4 / IPV6
4位首部长度:IP首部的长度是多少个32 bit,最长60字节(单位是4个字节)
8位服务类型(TOS):3位优先权字段,4位TOS字段(分别是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成本,这四者相互冲突, 只能选择一个)和1位保留字段必须置为0
16位总长度:IP数据报整体占多少字节
16位标识:一个IP数据报的身份标识。如果进行分片了,分出来的片的身份标识都是相同的,借此来标识当前分片属于哪个报文
3位标志:第一位保留;第二位置为1表示禁止分片;第三位表示“更多分片”,如果发生分片,最后一个置为1,其他均为0,以此作为当前报文的结束标志
13位片偏移:是分片相对于原始IP报文开始处的偏移。实际偏移的字节数是这个值 * 8 得到的,因此除了最后一个报文之外,其他报文的长度必须是8的整数倍。用来标识当前分片在原报文中处在哪个位置。
8位生存时间(TTL):数据报到达目的地的最大报文跳数。每次经过一个路由,TTL就会 -1,一直减到0还没到达就丢弃数据。用来防止出现路由循环
8位协议:表示上层协议的类型。以此来决定传输层用什么协议操作数据
16位首部检验和:使用CRC进行校验,来鉴别头部是否损坏
32位源地址和32位目标地址: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
十、课件的教育性怎么分析?
课件的教育性可以从学生的重点知识掌握程度,学生能力培养情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分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