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的未来是什么时代?
答,互联网时代,经过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时代。
也就是现在,严格的说,当代,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是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了。
至于未来,要看科技发展的速度决定。
从目前交通物流发展的速度来看,下一个时代,有可能是人员高速流动的时代。
二、如何评价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
本不想发言,但是看答案时看到了一些没意思的回答。但是鄙视一切东西泛政治化...对,却是有些东西在国内你看不到,但不是绝对的看不到。要不你走出去到国外,要不你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翻墙。
看 到一句话,分享一下。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孩子的孝道。然而这批孩子进入了社会后, 既要美国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国式的铁饭碗,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律和中国传统的忠诚。从小讨价还价,长大后失去原则,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说情。
好吧,显然答偏题了。估计要被戴上五毛的帽子了。话说我真心不知道五毛是啥玩意。
因为从事生物信息学,所以算和电脑有点关系。看到了第六集,有很多的思考。这个纪录片个人觉得非常有意义。纪录片里出现的互联网的创始人都已经满头白发了,在他们思维还清晰地时候,以纪录片的形式,宏大的视野,纵横古今的气度,抢救性地讲述了互联网的诞生,发展,以及其带来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人性的涌动,知识的力量,这些很难以讲述清楚的主题,在纪录片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每一集都有一些达到启示录高度的话,鼓舞着每一个热爱互联网的人,比如说。互联网时代,个人智慧所具有的能量可以和大工业时代的宏大资本相比较...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句子。继续关注这个纪录片。
三、如何评价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呢?
一如既往的上帝视角,但是拍的的确是不错,采访材料的选择也有标志性。。。但是他有只是一部纪录片,它所要面对的是芸芸众生,只会用QQ的芸芸众生,所以不够深入。但是却的的确确的描述了这个正在进行的时代。
四、如何评价央视最新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
考虑到央视的受众甚广,我觉得央视应该解释一下第二集里的那些网站出什么故障了,不然不明真相的群众兴冲冲的输入那些个改变世界的网站的时候发现。。。“呜呜呜。。。央视你骗人,那些网站根本不存在”
五、怎么看待央视《互联网时代》这部记录片?
第一集 《时代》 互联网改变世界
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其灵感来源于渔网。互联网之父们认为,这样的没有中心的分布式结构有利于保持网络稳定。如果网络存在中心,如今巨大的数据量根本无法通过。
在如渔网般的互联网中,每台电脑都是重要的,又都是不重要的。它们每一台都在贡献数据和连接。然而,即使有一台电脑失效,也不会影响网络的运作。
如同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网络中,每台电脑也都是平等的,它们都可以连接网络。
在当初的阿帕网中,路由器就像一个大铁柜,比电冰箱还大。现在,连接4G网络的移动路由器已经变得非常小巧。另外,苹果的iPhone 5s手机,其运算速度更是阿帕网中最快电脑的7000倍。
还有,我们平时浏览的网页,其实是叫万维网。关于发明万维网的故事,推荐阅读蒂姆・伯纳斯―李所著的《编织万维网》一书。
CCTV的主创人员曾夸耀说,这部片子超越BBC的《虚拟革命》(同样是关于互联网的)。当时我还觉得,CCTV是否有点太自信了?不过看了片子之后,疑虑已彻底消除。
第二集 《浪潮》 互联网带来繁荣
1、Google的名字灵感来源于googol,googol的意思是10的100次方。据说这个数字很大,比整个宇宙的原子数量还多。
2、凭借互联网,网景、Yahoo和Facebook等公司迅速崛起,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发展壮大。
3、与之前的网站相比,Facebook、Twitter和豆瓣等社交网站最大的不同是,它们自身并不创造内容,只提供平台,内容几乎都是由用户产生的。
4、Facebook和苹果,都通过开放平台来吸引程序员来开发应用软件,进而丰富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第三集《能量》强有力的网络
1、通过网络,宝洁公司可以把技术难题发给专门的网络社区来解决,这就是所谓的“众包”。在这些社区中,汇聚的人员和创意远超宝洁的研发中心。
2、通过互联网,个人也可以采取全球行动。例如,我在美国的亚马逊下订单,亚马逊的加盟商就将一本图书空运到中国,转交到我的手上。
3、互联网便于全球协作。在过去,波音公司只有2%的零件外包。如今,借助全球供应链,已经有90%的部件依靠遍及全球的合作伙伴生产。
4、借助网络,小米、淘宝和京东迅速崛起;相反,一些传统企业却落了下风,例如苏宁、柯达和诺基亚。
第四集《再构》互联网推动社会快速演化
1、在突发灾害时,借助网络,人们自发组织救援,展现了极高的效率。
2、在重大社会事件中,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站,人们可以同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共同做出集体决策,甚至能够左右政府的行为。
3、网络上诞生了在线教育,增加了教书育人的模式。
4、当然,网络也是双刃剑,并不总是带来了好的变化,同时也有坏的影响。例如,谣言的快速传播,好战分子的迅速聚集(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同样也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五集《崛起》互联网释放群体智慧的力量
1、一个名叫维基(Wiki)的小软件,催生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将曾经的“大象”——《不列颠百科全书》远远地甩在后面。
2、通过网络,很多有特殊技能或者特殊想法的人纷纷崭露头角,充分发挥了群体的智慧。
3、在豆瓣上,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发表过文章或出版过书籍,然而他们写的日记或评论,推荐的数量却特别多,深受网友的喜爱。
4、本片介绍的很多内容大家都知道,但是制作者非常用心,将这些内容编成了很多动人的小故事,画面和特效又格外精美,让本片成了描绘互联网时代的史诗巨作。
另外,我的新书《集体智慧》也和这个主题有关:
第六集《迁徙》在互联网上我们忙着“搬家”
1、开始时,我们汇聚在一些独立论坛上,接着我们在自己的博客上自言自语,如今,我们却沉迷在微博、微信中。
2、据邓巴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平均只能和150人保持密切交往,然而我们在网络上关注了太多的人,却忽视了与身边的人打交道。
3、电脑网上支付已经够方便了,没想到现在手机也能付款了。
4、我们曾经玩过开心网,但豆瓣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第七集《控制》互联网挺难控制的
1、随着互联网发展,黑客越来越多,病毒和木马也越来越多。令人惊讶的是,某国有银行将企业网银的帮助文件复制给我时,竟然夹带了病毒。
2、“网络羞辱”力度很大,那些在微博上说错话的人可能深有感触。常言道,言多必失,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没说过错话。如果说错话了,在生活中,可能遭致有限的批评,但是在网络上,批评之势可能犹如排山倒海。当然,公众人物一般都适应了这种情况,但是很多老百姓却深感挫折,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自杀。
虽然我还没有因说错话而遭此不幸,但在网络上,即使你说的对,也会有人羞辱你。我的原则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那些无聊的批评,可以当作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子弹。这些批评仅仅是文字,是数字化的内容。你不把它当回事,它也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大作用。
3、我国政府深谙控制之道,某某长城和名目繁多的网站备案,已将国内的网络牢牢控制在手。
4、当我国政府官员出现在片中开始讲话时,高大上的本片,瞬间回归到《新闻联播》的格调。
第八集《忧虑》当心你的隐私!
1、一些人因为曾经做过错事,同时这些错事被传到了网上而被永久保留,结果导致难以找到工作,因为雇主很容易找到这些内容。甚至于,这些旧帐很可能是几十年前的事。就这样,你的过错不被遗忘,当然也很难被原谅。
2、在屋顶晒裸体的人,自以为不会有人看到,没想到却被谷歌的卫星抓拍到了清晰的照片。
3、一个女孩,在谷歌街景车拍摄的一张照片上,看到了男友与其他女性逛街的亲密镜头。随后,他们之间的恋情也就不存在了。
4、在我国,每位公民都有个档案袋,保留着我们的过去。这些档案袋只能被极少数人看到,所储存的信息也非常有限。如今,互联网就像一个无比巨大的数字档案袋,把每个人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其中,大部分信息可以被任何人查阅,成了公开档案。
第九集《世界》互联网时代国家的众生相
1、埃塞俄比亚特别穷,很多地方连电都没有,更别说上网了。
2、在互联网早期,法国走了弯路,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网络,与国际上的互联网不兼容,最后只能废弃不用。
3、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最早,宽带也特别便宜。在2003年时,来自日本的网页设计同行就开始使用手机收发邮件了。当时,日本小企业宽带接入费每月只要200元人民币左右。相对而言,上海的小企业要支付高达1500元。
4、伊朗在穆斯林世界算是比较先进的,所以网络也很发达,难怪民众会通过Twitter抗议总统选举中的不公正现象。另外,很多青年人开始效仿西方的世俗化生活,去酒吧喝酒,令政府震怒,开始大量屏蔽境外网站。
5、谈到中国时,影片总是大谈“我们”,比较自我,而不是像维基百科和BBC那样完全以全球观和中立的立场讨论问题。这样的话,本片怎么出口国外啊?难道重新剪辑一部国际版的?
第十集 《眺望》 互联网缔造全球脑时代
我对这部纪录片特别期待,尤其是最后一集《眺望》,因为这一集将介绍全球脑思想。为什么我如此期待呢?大家看一下我的自我介绍就清楚了。
在互联网时代,我还是通过电视观看本片的。从第一集开始,经历十天,终于熬到了第十集。即使到了第十集,片子里也一直在介绍其他的内容,一直不提全球脑。我就等啊等啊,眼看着离结束都不到十分钟了。终于,旁白开始放慢语速,揭开了本片的高潮——全球脑思想。
我这个激动啊!播音员的声音是那么的柔和、有力。人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并不聪明。但是,当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网络,并彼此交流信息的时候,就形成了人脑的智慧。
同样地,借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网路,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他们联结在一起,彼此交流信息,终于形成了一个特别巨大的智能系统——全球脑。它所具有的智慧,更是远远超越人脑。
参见:
六、央视大数据时代
央视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央视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也开始逐渐意识到数据在其运营和内容生产中的重要性。
央视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在过去,央视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主要依靠编辑团队的经验和直觉。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数据被产生并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包括观众的喜好、点击量、评论等,为央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来源。
央视意识到,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作更加精准、受众喜爱的节目。因此,央视逐渐转向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指导节目制作、节目推荐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决策。
央视大数据时代的应用
在节目制作方面,央视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来确定观众对不同类型节目的喜好程度,以及对不同主持人、演员等的偏好。这些信息可以为节目的选题、编排和宣传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节目的观看率和口碑。
在节目推荐方面,央视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的观看历史和偏好,为他们推荐个性化的节目单。通过这种方式,央视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让观众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加他们的忠诚度和留存率。
在市场营销方面,央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了解广告主的需求和目标受众群体,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方案。这样一来,央视不仅可以提升广告主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增加自身的广告收入。
央视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挑战。首先,央视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建立和维护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和分析等环节。这需要技术团队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系统。
其次,隐私和安全问题也是央视在利用大数据时需要面对的挑战。在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过程中,央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不受到泄露和攻击。
另外,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也是央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之一。大数据技术处于不断演进的状态,要想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央视需要不断吸纳优秀的数据科学家、工程师等人才,提升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结语
央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传统媒体正在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央视可以更好地了解观众、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节目制作,并为广告主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然而,面对众多挑战,央视需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这个时代,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央视 大数据时代
央视一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无疑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其作用愈发凸显。
央视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央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的涌现为媒体行业带来了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求传统媒体不断创新,积极融入数据驱动的发展格局。
- 数据安全:在处理海量数据的过程中,央视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控制和保障,避免出现信息泄露和侵权问题。
- 数据分析: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央视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精准制定节目策略,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满意度。
- 创新内容:在大数据时代,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是央视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行业竞争力。
利用大数据助力央视媒体发展
大数据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央视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媒体内容的精准推送、用户画像的建立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央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助力媒体发展:
- 精准定位受众: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央视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精准的节目内容。
- 节目策划优化:依托大数据分析,央视可以了解不同节目的受众群体特征和偏好,从而优化节目策划,提高收视率和用户粘性。
- 广告精准投放:利用大数据对用户画像进行建模和分析,央视可以实现广告内容的精准投放,提高广告的转化率和效果。
未来央视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路径
面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央视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探索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央视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打造智能化传媒平台:构建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智能化传媒平台,实现更为个性化、智能化的内容推送,提升用户体验。
- 深化与科技公司合作:与科技领域公司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数据应用的新模式,推动传媒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
总的来说,央视在大数据时代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对传媒行业的深刻影响,更应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媒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行业还有未来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阅读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传统出版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出版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本文将从传统出版行业的经营情况、利润情况,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传统出版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下的冲击。
一、传统出版行业的经营情况
行业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出版业总产值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图书印刷业产值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3.1%。
全国出版业完成总产值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图书出版业完成总产值为8876亿元,同比增长5.3%。总体来看,出版业的规模依然较大,但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
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全年整体收入规模达到1.17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23%。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24.53亿元,电子书达62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7.5亿元,博客类应用达116.3亿元,网络动漫达238.7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游戏等)达2448.36亿元,网络游戏达635.28亿元,在线教育达2573亿元,互联网广告达4966亿元,数字音乐达710亿元。2020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94.03亿元,相较于2019年的89.08亿元,增幅为5.56%,高于2019年4%的增长幅度,更高于2018年3.6%的增长幅度。在线教育收入规模为2573亿元,网络动漫收入规模为238.7亿元,两者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逆势上扬。——《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行业分布
中国的出版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其中,北京的出版业规模最大,占全国出版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此外,境外出版机构在中国的业务也在逐年增长,对国内出版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行业结构
当前我国出版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国有企业主导。国有企业在出版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
(2)文化内容丰富。我国出版行业的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按照内容与功能区分为少儿、社科、经管、教辅教材、文学、科技、语言、艺术、生活、传记共10个细分市场,各细分市场的产品特点、消费群体、竞争程度、市场周期都有所不同。其中少儿类增长明显。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出版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出版物层出不穷,市场份额被分割。
二、传统出版行业的利润情况
利润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出版业总利润为85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图书出版业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3.3%。总体来说,传统出版行业的利润水平较为稳定,但增速逐渐放缓。
利润分布
中国的出版业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出版集团手中,如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出版社等。这些大型出版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利润结构
当前我国出版行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印刷业。印刷业是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的利润也较为可观。
(2)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出版行业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和电子书籍成为了出版行业的新利润增长点。
(3)版权收入。传统出版行业还可以通过版权收入来获得一定的利润。随着版权意识越来越强版权保护的手段也随之提高,这就为版权收入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根据财经数据平台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出版业的总收入为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数字出版业的收入增长了4.5%,而传统出版业的收入下降了2.7%。这表明,数字出版业正在逐渐崛起,而传统出版业的利润情况正在逐渐恶化。
三、传统出版行业的未来
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来自互联网领域的巨大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数字化转型是出路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出版行业的出路。传统出版行业应该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加速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广质高价优的数字出版物和电子书籍,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创新是关键
传统出版行业需要通过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可以通过增加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推出更多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娱乐性的产品,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增加附加价值。
发挥行业优势
传统出版行业在文化内容和版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加强版权保护,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
四、结论
传统出版行业未来的前景并不乐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子阅读设备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传统出版行业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传统出版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但数字化转型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技术支持,对于小型出版机构而言,难以承受这样的成本。
因此,传统出版行业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传统出版行业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如电子书、数字期刊等。另一方面,传统出版行业也可以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如推出更加精品化的图书、拓展文化旅游等新业务。
总体来说,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来自互联网领域的巨大挑战,但仍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传统出版行业应该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跟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行业优势,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22年中国出版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亟需加强监管遏制行业乱象九、互联网时代又称?
互联网时代又叫E时代。“E时代”中的“E”是英文electronic(电子)的缩写。E时代,最初用来指电子(electronic)电子时代,电脑网络出现后产生了Email,电子信件以其快速,简便,多功能等在很短的时间内颠覆了传统的手写邮寄信件,同时微软的"浏览e"的出现,为我们的网络生活注入新体验。随着E化的应用范围不断发展、深化,我们又迎来了电子商务,连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场和交易都E化了;相信,随着网络市场交易的不断壮大,E市场必将颠覆了传统的市场交易。
十、互联网时代文案?
很重要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日益增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难以抓住。文案作为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在吸引读者注意、传递信息、营销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文案不仅需要注重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要考虑读者的情感需求,通过精准的定位和排版,有效传递信息,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在互联网时代,文案更需要不断创新与改进,因为只有能够不断吸引读者的注意,才能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