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易尔灵网络科技

等保和网络安全是一个意思吗?

295 2024-03-02 22:52

一、等保和网络安全是一个意思吗?

不是一个意思。 等保全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一般来说这是国家对涉及到网络安全的单位强制要求进行保护,国务院法规和中央文件明确规定,要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共分5个等级,单位例如十二金单位等等。 而网络安全是一种宽泛的概念,包含了所有涉及到网络和信息的地方。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比等保概念要广阔,而等保是国家对保护网络安全进行的具体措施。

二、等保怎么收费?

一般是根据系统规模和系统等级来决定的。一般规模的三级系统费用大概在10万左右。总体的项目测评费用区间大概在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三、等保业务怎么跑?

等保业务是指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的一项业务。

要想有效地跑好等保业务,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计划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能力,加强灾备和紧急处理能力,并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威胁。

同时,要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与政府和相关单位建立安全合作机制,保障等保业务的稳定安全运行。

四、机房等保与系统等保的区别?

机房等保,分别是第一级(自主保护级)、第二级(指导保护级)、第三级(监督保护级)、第四级(强制保护级)和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一至五级等级逐级增高。

    系统等保分为五个级别,但实现项目落地的都是二、三和四级,最低的一级单位作为建议,也是可以自行备案,但是作用不大。最高的等保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这类系统一般都涉及国家秘密,等级保护体系无法担此重任,所以也不会用。现阶段普遍需要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的是第二级和第三级。

五、二级等保测评如何通过等保?

等级保护是我国的基本网络安全制度、基本国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根据相关规范,等保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县级重要的信息系统,地市级和省级的一般信息系统,都可以定为二级系统。注意:这里的一般信息系统指的是不涉及敏感信息、重要信息的信息系统。那么,等保二级备案怎么弄呢?如何申请?

1.确定对象

各行业主管部门、运营使用单位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要求,初步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

2.备案材料准备

办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备案手续时,应当填写《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

3.专家评审与审批

初步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和准备好备案材料后,运营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参照评审意见最后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形成定级报告。当专家评审意见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意见不一致时,由运营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自主决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有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所确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4.备案材料提交及审核

定级备案单位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及上述配套材料提交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审核。对符合等级保护要求的,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颁发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发现不符合本办法及有关标准的,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单位予以纠正。

整合云安全产品的技术优势,联合优质等保咨询、等保测评合作资源,青莲网络竭诚为全国企业提供等保项目的一站式服务,全面覆盖等保定级、备案、建设整改以及测评阶段,能帮助企业高效通过等保测评。

六、机房等保等级怎么分?

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等保2.0)中,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级,分别是第一级(自主保护级)、第二级(指导保护级)、第三级(监督保护级)、第四级(强制保护级)和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一至五级等级逐级增高。

虽然等保分为五个级别,但实现项目落地的都是二、三和四级,最低的一级单位作为建议,也是可以自行备案,但是作用不大。最高的等保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这类系统一般都涉及国家秘密,等级保护体系无法担此重任,所以也不会用。现阶段普遍需要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的是第二级和第三级。

七、什么是等保?

等保就是等级信息安全保护的简称,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在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

八、等保等级划分?

等保根据系统重要程度和被破坏后的危害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一般称为等保一级到五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依次是: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九、等保3.0解读?

不懂等级保护的朋友,也许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不少首次咨询等保测评服务的朋友,很容易这样说,你好,我想做等保3.0,您这里可以帮忙吗?一听这哥们这样说话,我就知道他是不清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或者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因为目前只有等保1.0或者等保2.0的说法,还没有等保3.0。一般有人说等保3.0,就知道这个人一定是没有对等级保护了解清楚,错把等保三级测评当成了等保3.0。

其实等保1.0\等保2.0说得是一系列的等级保护测评标准和法规的统称而已,不是具体的等级保护分级。而等保三级测评,就是第三级别的测评,是在等保1.0中是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第三级别的缩写,在等保2.0中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认证第三级别的缩写。这是在进行了定级备案后,开展等级保护测评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对于需要开展等级保护测评的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提交定级备案申请,由当地公安机关审核通过后才知道的。定级二级以上的,都需要开展整改、测评工作。因此,在您想要咨询相关的等级保护测评服务时,弄清楚以上概念,可以便于沟通交流,获得更合理的答案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十、分保等保区别?

一、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的不同定义

1、等级保护

等级保护全称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储存、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等级保护分5个级别(由低到高):一级(自主保护级)、二级(指导保护级)、三级(监督保护级)、四级(强制保护级)、五级(专控保护级)。

2、分级保护

分级保护全称是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是指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单位根据分级保护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对涉密信息系统分等级实施保护,各级保密工作部门根据涉密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实施监督管理,确保系统和信息安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97906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