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易尔灵网络科技

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哪些工作?

293 2023-11-20 19:45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哪些工作?

互联网金融行业,有销售经理,风险,审批等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有什么优势?

优势与劣势如下:

1,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3,覆盖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发展快: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据报道,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管理弱: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 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6,风险大:信用风险大。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 网络安全风险大。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三、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属于什么产业?

金融属于金融产业互联网属于信息产业

四、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属于什么行业?

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

五、除了互联网金融还有哪些高薪行业?

还有房屋销售行业,平面设计业,it技术产业等,虽然门槛不高,但是薪酬待遇不错。

六、谈谈你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认识?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热门行业。

七、怎样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完善监管规制,构建高效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在修订、完善现有金融法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互联网金融模式,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推动相关部门规章和国

家标准的制定,以明晰各交易主体法律地位、准入和退出条件、业务边界、权利和义务等。构建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科学选择适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

的监管模式,考虑成立专门监管机构,全面统筹监管工作。可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前置”的管理经验,重新梳理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实施市场准入和退

出制度,取缔不符合要求、甚至存在欺诈和非法集资嫌疑的金融平台,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可以借鉴国际上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先行、监管随后跟进”的经验,研究成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充分发挥

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特别是制定互联网金融公平交易规则,推动形成统一的行业服务标准,引导互联网金融机构树立合法合规经营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加强风险

管控能力建设,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征信系统,夯实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及业务开展的社会信用基础。

八、为什么互联网人才转去金融行业?

一是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的1.0时代逐渐步入规范经营的2.0时代,这种变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平台自身也在审视自身业务架构和调整业务布局,有的在加大布局,有的则在收缩业务。以美团为例,一度搭建保险板块并大力发展美团互助,为此曾挖角众安保险原高级副总裁兼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曾卓来坐镇,如今美团互助仅上线一年半便决定关闭,势必会对其中人员产生影响。

二是互联网平台创新的局限显现。前几年,在一些传统金融险企困于旧技术和获客难之际,互联网平台在新技术转化、流量变现方面的巨大优势令不少业界看到互联网平台创新的可能和前景。近年来,随着传统金融企业快速补上技术短板,互联网运营误导问题却日益凸显,长险转化难问题一直未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互联网平台并非万能灵药。

三是“金融+技术”成为共识,传统金融企业纷纷在科技和人才方面加大投入,为传统金融人才回归提供了契机。例如,在科技布局顶层设计层面,各公司都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战略转型列入公司战略调整的重点。据相关统计,2019年保险业在单一科技方面的投入近400亿元。

正如一位互联网保险前高管所述,金融人才流动是互联网金融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的必然结果,也是互联网平台和传统金融业态加速产业链布局和新技术应用的反应,当然其中也不乏个体选择和个体原因,有些人才在跨业碰撞后迸发出创新思路。例如,钟诚离开轻松后将着手做健康险院中赔付,以及医疗和疾病管理创业项目。

九、IT行业转金融行业?

像现在IT行业是才是目前最热门,最火的行业了,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对于国家来说,IT人才一直都是国家紧缺型人才,所以在就业方面也是非常前途的,在于很多企业也是急需要这种人才 可以去专门电脑学校看看

十、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到底哪个更累?

时有这两种职业经历的人可能不多,恰巧我就是,来答一个。

先说我的看法。这个问题有点宽泛,因为岗位不一样。如果一定要说,我觉得互联网更“累”,因为加班太多,生活和工作很难平衡。

我之前在阿里和腾讯做产品,之后在银行和机构做投资,有切身的体会。

金融和互联网搬砖,其实都挺累的,但互联网累的更多是体力,干金融累的更多是心力。年龄越大可能越擅长心力吧。

干金融,面对着业绩指标。一年投成金额多少,项目退出收益多少,还得时刻想着不能出风险,怎么拓展资源争取项目,团队怎么分工建设,90后员工该怎么调动积极性,风控评审该怎么过五关斩六将,年终奖都指着这收益挂钩呢,一年365天,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谈客户尽调的路上。

金融民工的生活,出差是不变的主题之一

而互联网这边呢,首先你得有个好身体,扛得住加班,顶得了业务上线,还得有精力去和各个业务线要资源,扯皮。另外业务迭代的节奏也很快,还有35岁焦虑,担心业务线被优化。最重要的,传说中200个月年终奖,那都是隔壁部门团队的,对于芸芸大众来说,日复一日,白天开会,晚上工作,在办公室战斗才是常态。

大家都说大学四年是走上社会之前的过渡,其实我感觉说白了还是一场信息战,你需要提前掌握行业、岗位、发展、规划这些问题,所以最快的方式还是带着答案往回倒推~这里给大家放一个我强烈推荐的免费直播讲座,会系统的讲一下金融财会专业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没有证书内幕等等,最后教你如何从现在起规划大学生活,毕业=顺利收获证书+offer!

但是话说回来,累才有成长,不是么?

如果恰巧你对两者的工作有兴趣,那我来写一写。互联网人和金融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首先声明,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一天有点冗长,也可以跳过直接看最后两段。

  • 互联网人的一天:

作为PM(产品经理),典型的一天是这样的:

9:30 到办公室,按下电脑开机键,身上穿着是公司T恤+牛仔裤+运动鞋。

9:45 和技术团队开晨会。

9:50 去吧台冲一杯咖啡,or自助机买一瓶肥宅快乐水。

9:55 Leader来问之前计费优化的需求写的怎么样了?催活了,赶紧打开VISIO画流程图。

10:15 RTX上UI(用户界面设计)弹来小窗,说新版本的付费界面画好了,让过去过一下,于是最小化窗口,去UI工位上讨论。

10:45 返回工位,准备继续画图 ,技术弹了个消息过来,说PRD里嵌套购买的需求实现不了,要求改需求。什么情况?!之前过需求的时候不是确认过吗?冲过去理论,bargain了半个小时。

11:15 不幸落败。郁闷,回来改需求。

11:45 旁边工位兄弟过来约饭,电脑锁屏去楼下苏州牛肉面解决午饭,今天老板娘放的牛肉片这么这么少?!难道因为我头发又少了,长得不帅了?

12:40-14:00 回到工位,午休时间 对面工位的BD(商务拓展)大哥在看优酷“晓说说”,“矮大紧”还挺逗的。但我还是打开CS和兄弟杀两盘。

14:00 新来了个同事,分享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竞品分析,去会议室开会,讨论很热烈。

15:20 和UEG(用户研究)开会,刚做了个用户转化率分析,用研团队输出分析结果,挠头,最近转化率掉得很快,得赶紧找找原因。

17:00 物业上工位发面包和饮料,等着投喂。领完面包去楼下食堂吃免费午餐。

18:00 最近肚子越来越胖,去公司健身房锻炼一把,顺便看看美女(不存在的)。

20:00 健身房洗个澡,穿拖鞋回工位,开了一天会,终于有时间写早上leader问的需求,排期在半个月后发布,真是头疼。

22:30 终于捋得七七八八了,技术那边还亮着灯,打车回家(蹭一个报销福利)。

  • 金融人的一天

作为投资经理,典型的一天是这样的:

5:30起床,洗漱完打个车去机场。昨天晚上合作伙伴发来一个热门项目的BP(商业计划书),听说还有几拨人在竞争,订了早班飞机去客户那聊。

6:50到机场,赶紧过安检,人可真多。还差10分钟登机,赶紧冲。

7:00 到登机口,上气不接下气,出差太多缺少锻炼,过劳肥了!

7:30 都到点了,飞机怎么还不飞?广播提示:由于流量管控…,唉都上飞机了还延误!

7:40 金融民工怎能浪费时间,赶紧掏出笔记本,手上在跟的几个项目律所刚发了尽调报告过来,先瞄上几眼,理一下思路看看有啥问题!昨天上会被评审怼,竟然没怼过,郁闷。

8:00 谢天谢地,终于开始滑行了。

12:20 落地,开机,回信息。啥?风控发提醒说投的项目有负面舆情,赶紧打电话去了解,写反馈说明。约的车子已经在停车场等了,拎包上车。

机场轻车熟路

12:30-14:40 客户不在市区,高速上得开两个多小时,肚子咕咕叫,还好带了饼干先垫巴一下,午饭就在高速服务区十分钟解决啦,期间打开客户资料再看看,不打无准备之仗。

金融不只有高大上,还有在路上

14:40-17:00 终于到客户这了,客户要扩产,想做股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简单聊了下需求,技术、市场都不错,下生产线看一看,生产也挺规范的,就是催的紧,这轮融资半个月后就close了,准备回去赶紧把保密协议签了,搜集材料赶紧尽调整申报书。

17:00 谈的不错,客户说留下来吃个便饭。出发的瞥见他们办公室的人抱了一件酒上车,看来今天少不得一场恶战了。

喝茶的过程,条件可能就谈成了

20:30 酒过三巡,吃的聊的也差不多了,开始称兄道弟。期间远程沟通助理,把上个项目的上会的补充问题整理好,下礼拜就要资金募集了,另外今天这个客户的行研也要尽快启动。

21:00 到酒店,无心欣赏夜景,打开电脑,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凌晨2:00 差不多了,咖啡也喝了好几杯,赶紧睡吧,明天还得赶飞机回公司。工作累不累?不能比较行业,比较岗位其实更合适。

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其实是很宽泛的两个概念。就比如互联网里有运营,有产品,有技术,有界面设计,有商务;金融行业里有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每个行业又有前中后台,各自都有“累”的岗位,也有所谓“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差事。

就如同你没法拿阿里P5和P10去比较谁更累,也不能用银行的柜员和行长比较谁更轻松,只能同样条件下哪份工作更适合你,更值得你去为之奋斗,奋斗之后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成长和财务上的汇报,以及成就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很朴素,但也很真实,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总是从低阶的需求层次满足向高阶一步步跃迁,工作的意义首先是养家糊口,然后才是追求自我实现。

没有完美的行业,只有适合的工作。

最后还想提一提这个话题,干一行爱一行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在特定条件限定下寻找最优解。

就比如互联网,packge看似年薪给的很高,但是分解到时薪性价比其实并不高,但是对于刚毕业急需钱来成家立业的大学生,可能就更适合,这个时候他可以付出更多的时间来证更多的薪水,边际满足也会更高。同样,金融看似高大上,也有很多基础以及运营的岗位,重复且单调,但是对于追求稳定且需要更多8小时之外时间的朋友来说就更合适。所以啊,鞋子合不合脚,总要套上试过才知道。

所以提问这个问题的同学,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到底哪个更累?你有自己答案了吗?以上。

我的其他文章:

从银行走后还有哪些出路?

非金融类专业进入银行概率如何?

当我们在谈银行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银行校招考进去之后是干什么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3个专题5960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