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易尔灵网络科技

上市公司 转型 互联网 成功案例

222 2023-11-27 14:07

一、上市公司 转型 互联网 成功案例

上市公司转型互联网的成功案例

引言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意识到转型互联网的重要性。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思维,许多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了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上市公司转型互联网的成功案例,以帮助更多企业了解并借鉴这些经验。

案例一:XXX集团

XXX集团是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制造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行业发展的变革,XXX集团决定进行互联网转型。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了在线销售平台的建设,并推出了一系列便捷的移动应用程序。通过与相关合作伙伴的合作,XXX集团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并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这一成功案例表明,上市公司通过转型互联网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案例二:YYY公司

YYY公司是一家传统的零售企业,面临着电子商务的冲击和市场份额的下降。为了应对挑战,YYY公司决定进行全面的互联网转型。他们重新设计了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个性化的购物推荐。此外,YYY公司还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增加了品牌曝光度,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

通过转型互联网,YYY公司成功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结论

上市公司转型互联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又充满机遇的过程。通过学习和借鉴成功案例,上市公司可以更好地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

鲁尔(煤钢城)

鲁尔(煤钢城)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发祥地,曾经是世界上最着名的重工业区,也是二战期间盟军主要的轰炸目标。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三、互联网思维成功案例?

就拿小米来说吧,首先,小米是互联网用户定义产品。

雷军团队认为:“我们做手机不是说想把什么带给用户,而是用户需要什么,我们把它做出来”。

相信每个手机品牌都有成为下一个乔布斯的梦想,而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小米手机品牌选择走更彻底的互联网模式:充分听取用户声音,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四、产业互联网成功案例?

创业6年,我们在健身房领域跑通了一个模式,建立了数智中台并开放,我们的合伙人门店90%以上能做到24个月回本。”9月11日,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1(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乐刻运动创始人、CEO韩伟讲道。

做生意的底层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在2015年韩伟进入健身行业之前,中国没有一家估值百亿的健身公司,也没有一家连锁上市的健身公司,在韩伟看来,根本原因在于,健身房行业还在用很传统的方式在做,未被数智化改造。

从阿里巴巴离职后,韩伟改变了行业里一直坚持的“重销售轻运营”、“重销售轻服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推出“用户导向”、可以办月卡、智能化的小型健身房,同时,在利益分配上,把利润大头留给健身教练,激发他们的产能。在这一模式跑通之后,韩伟开始将一整套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方法论,赋能给更多的传统商业健身房。

在此次未来之星年会上,韩伟也第一次分享自己创业踩过的坑:“2018年,随着公司业务的迅速发展,我们开店开得有点膨胀,在供应链不齐的情况下去开店,造成了一二十家门店亏损,还好我们迅速调整,这曾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业务损失。”

此外,韩伟认为,区分公司好坏的标准很简单:即是否降低了社会供应成本,是否提升了运营者的效率或者是产能效率,是否让用户体验更完善。哪怕表面做得再好,只要违背了原则都是有泡沫的企业。

以下为韩伟在2021(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的分享,经《中国企业家》整理编辑,有删节:

用产业互联网思维、数智化改造

乐刻一开始进入健身产业时,中国健身产业几乎没有过百亿的公司,也没有连锁上市的公司。

我们觉得这个行业需要被数智化改造,其实我没有做过健身房,也没有做过线下产业,我们想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改变它,结果8个月做到中国健身房产业链的第一,五年做成世界第五,今年能够做成健身房世界第一。

为什么?因为原先这个产业是用纸和笔在运算,而乐刻用的是产业互联网的思维。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用数智化进行产融销的匹配。1.0的阶段,以王府井为例,我们在线下进行交易;2.0阶段,我们把交易搬到线上去做。当消费互联网做到极致之后我们要转成产业互联网,也就是3.0阶段,用数据中台调节人、货、场的三环。

产业互联网是比消费互联网再往后深一步,要调节场端的产能匹配,这是我们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产业互联网底层上不是SaaS,是供给改革,消费互联网把所有的货品和消费者进行匹配关系,但是产业互联网调整生产成本供价,调节到产能端。

所以从底层理解产业互联网要涵盖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从市场到C端,产业互联网从B端到市场端,从市场端到C端是全链条的。产业互联网涵盖消费互联网,调节产能。

长期主义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是对产能的敬畏。调产能是非常复杂的活,BAT巨头包括很多大公司都在做,比如生鲜,但生鲜供应链非常长,难度非常大。还有房产领域,贝壳、链家和爱屋吉屋,他们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不同的公司都在做产能调节,看起来都是给消费者提供方便,但实际上是不同的路线,包括组织升级。

今天我们是在一个组织变革的年代,传统力学到了量子力学,这要求我们一定要迭代突破和创新,要在不确定性当中寻求突破。

我们今天必须突破它才有可能在3.0的产业互联网当中建立新型的组织,一个组织的根本是要创造社会价值,这是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底层的一个颠覆。

今天我们一定要想明白组织的本质,要让企业更多赚钱回报股东,让中国0.8%的健身房人口变成30%,像美国一样发达,所以我们不再是低价卖多年卡,可以卖月卡,健身房不再高门槛,利益分配上,把大头给教练,刺激教练的产能。

这一块在国外有非常大的颠覆,当我们以社会价值本质服务用户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做公益或者是慈善机构,而是在此前提下实现公司商业价值。

这就牵扯到未来组织形态会是什么样?曾鸣在智能制造当中提到认为是S2B2C,一个小作坊、小组织到一个中型组织再到一个大组织,最后发展形态是一个超级敏捷的大象吗?可能不是,所有企业S端功能被抽离出来,由S端赋能B端,S端加上B端一起服务C,这样就是一个S2B2C的组成模型。

但是这里我也同意很多人把S2B2C当中的S理解为SaaS,其实和SaaS无关,今天卫哲提到S端的三个特征,高毛利、高增长、现金流,我们以这样一个标准来看很多SaaS公司只是一个智能软件或者是ERP而已,是对一个环节进行优化,而S端是全链条组织同步优化和改革。

找冰最薄的地方深入

底层逻辑之外,赋能一定要基于方法论和好学生讨论,好的方法论,碰到一个坏学生,天天旷课,再好的授课老师、再好的方法论,学生也没有收益。按照国外的讨论,赋能改造在出行、住宿和应用健康三个领域可能会成功。

出行就是用数据打通消费者和车、司机这两方面的匹配;住宿,是消费者、房东、房源结合在一起;健康领域的人货场,就是消费者、教练以及健身房或其他场馆。

产业赋能并非在当前所有领域都可以获得直接效果的,这可能是需要找冰最薄的地方,要找到适合改造的领域。

中国互联网发展这二十年经历了很多,共享经济出来后,一堆人说自己是共享,新消费出来后,很多人都说自己是新消费。但我创业这六年多,也经常听到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出事了。

其实区分公司好坏的标准很简单:是否降低了社会供应成本,是否提升了运营者的效率或者是产能效率,是否让用户体验更完善,哪怕表面做得再好,违背了原则都是泡沫的企业。

长期主义还是坚持产能供给的敬畏,这一点是我们要反复强调的,改造任何一个产业其实都是非常难的。

乐刻在做的,就是构建了一个数据中台,之前一直是维持着百人以上的体量,现在可能技术部的人员体量超过互联网公司的体量,因为数据中台去做通常可以拿到效率,让他们做盈利。

我们推出了月付、24小时、智能化的健身房,模式完全跑通了,完全知道方法论了,我们的合伙人门店90%以上能做到24个月回本,这是在现在商业当中非常卓越的业绩了。

我们把这块能力向传统商业健身房敞开,让他们从负反馈链条变成正反馈链条。现在可以把这个数据中台向居家场景去打开,我们希望让消费者在家里的客厅里面也可以变成健身房场景,有课件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训练。

在数据中心的S端,我们构建研训中心,建立一致的能力,把服务产品切到在线交易流,而在此前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只是把标品在线上做交易流。

我们一直秉承产业互联网逻辑,而不是单纯门店端结合体连锁店,这是这几年发展能够活下来,活得还不错,没有倒闭的一个底层逻辑。

五、公司战略转型成功的案例有哪些?

难道不是诺基亚吗?

从一家小小的木材厂起家,一直做到全球手机老大,前几年把玩不转的手机业务甩给微软,去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壮大通讯产业,然后明年又将回归手机业,这个时候微软收购的nokia手机已经死翘翘了。

诺基亚:转型的正道 - 财富中文网

一直忙着出售资产的诺基亚,终于决定出手买入资产了。2015年,诺基亚开价156亿欧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交易将以换股的方式进行,新公司沿用诺基亚品牌,如果一切顺利,这家曾经的全球头号手机制造商,将成为超越爱立信、华为的全球头号电信设备制造商。

没有一成不变的企业,也不存在永远赚钱的生意,诺基亚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成立于1865年诺基亚,最早是芬兰西南部的一家木浆厂,1890年代开始在橡胶产品领域崭露头角,随后在1910年代开辟电话、电缆、发电业务,此后80年的时间,诺基亚漫无边际地拓展业务,从事造纸、个人电脑、橡胶、制鞋、化工、制铝、电视等多种生意,直到1998年,成为全球头号手机制造商,保持领先地位超过10年,直至被智能手机生产商击溃。

显而易见,经营环境总是处于变动当中,那么,企业如何寻求更加安全有利的位置?

——转型是永恒的答案,不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转型的本质,是业务变轨过程中资产结构的重组。

当某一业务前景不妙的时候,赶在贬值之前将其脱手套现,无疑是一个明智选择。

2014年,诺基亚完成与微软的交割,正式退出手机市场,利用出售手机业务所获54.4亿欧元,巩固电信设备制造(Networks)、地图导航(HERE)、技术研发及授权(Technologies)三大业务。

其中,地图导航HERE成立于2006年,技术在全球范围处于领先地位,但营收规模有限,如今诺基亚正在积极地寻找潜在的买家,而电信设备制造业务起步较早,2007年吸收西门子同类业务,如今贡献了诺基亚全年营收的绝大部分,属于核心业务。谋求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无疑在试图进一步巩固该业务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技术研发及授权业务通过授权专利赚取收入,诺基亚每股资产22.5%的部分由其贡献。更重要的是,对前沿技术的研发之中蕴藏着培植新业务的无穷可能。

可见,诺基亚转型的思路是:把亏损的手机业务、规模较小的地图业务出售,巩固稳健成长的电信设备业务,而最关键的是,一直未曾动摇技术研发的决心——那代表了未来。

反观当下,中国的上市公司最关心两件事,一是股价,二是转型。一些公司巧妙地把两者合而为一。

譬如:为了匹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转型,一家名叫“熊猫烟花”的烟花制造商更名为“熊猫金控”,最近更名为“匹凸匹”的“多伦股份”显然对P2P寄托了同样的希冀。有媒体统计发现,进入2015年后,超过50家上市公司忙着改头换面,追捧热门概念“谋求转型”。

中国企业界充斥着“转型的喧嚣”,经营者们怀抱“不转型就是等死”的信念,投入风头最盛的潮流。然而,什么是转型的正道?从成立150年的诺基亚身上,也许可以发现这个问题的解答。

倘若将视野抬升到更广阔的时空下,便不难发现,转型升级是企业保持活力、永续经营的必由之路。诺基亚150年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放弃旧业务,开辟新业务的进化史。

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即基于经营环境的变迁、目标客户的变化,而做出的公司战略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业务方向的转换和商业模式的重塑。用德鲁克的话讲,就是变化世界的经营。

相反,没有战略指引的转型,大多数是追逐热点的短期投机行为,来去匆匆的一阵风。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温州大量的企业主,卖掉工厂、设备,转身去做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投资黄金、红酒、大蒜,然而风头过后,他们最终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财富中文网)

六、传统照相馆实体店转型成功案例?

你好,近年来随着手机相机的普及,传统照相馆实体店面对巨大的挑战,许多传统照相馆选择关门。但也有一些照相馆通过转型成功获得了新的生机。例如,有些照相馆增加了定制相册、装裱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以此增加利润。

同时还有一些照相馆转型为拍摄专业摄影作品,例如商业摄影和婚礼摄影,已经取得不错的业绩表现。以上两种方式都体现了创新、高附加值和服务的特点,为照相馆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

七、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案例都有哪个公司?

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公司和案例:

1. 亚马逊:亚马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在线平台,从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销售业绩。

2. 腾讯:腾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从游戏的单一业务到全方位数字化生态的转型。通过投资和并购,建立了包括社交、金融、娱乐等多个领域的生态环境。

3. 微软:微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采用了混合云模式,以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从传统软件企业向多元化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增长新业务。

4. Airbnb:Airbnb是一家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分享经济公司,通过建立一个在线平台,连接全球范围内的房主和租客,进一步推动了住宿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总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创新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转型路径。

八、互联网转型时代风口,传统制衣工厂如何转型变革成功?

可以学学山东的红领集团,创建于1995年,是青岛市一家生产经营高档西服、裤子、衬衣、休闲服及服饰系列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一个在行业里并不显眼的传统服装制造企业,用了13年的时间,成为了今天的【全球唯一的、完全以需求驱动的智能制造工厂】,【互联网工业的缔造者、设计者和推动者】。

九、请问有哪些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成功的案例?

当然有啦,芝麻官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线上销售中,重庆芝麻官互联网公司建立,引进了为煌上煌、南孚电池、恒大乳业等团队,并在2015年的传统食品行业大寒流中,以“互联网+食品”模式顺利度过。

十、互联网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

最近一个名叫丁真的藏族小伙子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连续两周霸占微博热搜,相关微博话题曝光量超10亿,抖音视频播放量接近10亿。

花儿为什么红了,丁真为什么火了?今儿我就来给大家揭秘这个康巴小伙走红之谜。

01

无心插柳

当今网红已进入了升级换代,素人网红纷纷上位替换明星网红。

最近藏族小伙子丁真通过短视频迅速火遍网络,他纯真又带着野性的笑容,搭配上黝黑的皮肤以及高原男孩特有的高原红,在逐渐内卷化的男性网红世界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

在七个小时内一段视频被疯狂点击,持续涨粉近四十万……在他爆火的第二天,所在的直播间里被网友的礼物刷爆,丁真靠颜值撑满全场,一言不发。

在网络时代,人们心中渴望的那种世外桃源式的美在丁真这里找到了出路。这位藏族小伙没有时下网红的唇红齿白,有的是满脸的高原红与皱纹,没有美颜没有滤镜,却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美好的笑容。

就连他在直播中,一言不发坐在草丛中,迎面吹来冷风的神仙场景,突然被塑料袋or纸打脸的镜头,也被网友称呼“真是太可爱了”“被打到的表情那么可爱,还有天理吗?”社交网络立即为丁真贴上了标签:甜野男孩。说他“野性与纯真并存”,“第一眼看过去,扑面而来的野性让你感觉他像狼一样,然后人家笑了,你心想完了完了这狼怎么这么甜,这眼睛怎么这么清澈,这藏族小哥怎么不是我对象呢?”

丁真是继李子柒之后,四川爆出的又一个顶级流量的网红,这不免让天府之国的四川傲娇起来。

有人梳理出丁真的走红路线。

11月11日,抖音上出现一条不到10秒的视频,视频中一个身穿藏族服饰的小伙,一张帅气的脸庞、原生态的天然肤色,眼神清澈微微一笑。视频中的小伙就是丁真。一经发布,视频火得一塌糊涂,单条点赞超过270万,网友评论也“炸”了,追捧丁真为“甜野男孩”(野性与纯真并存);

11月12日,一拥有310万粉丝的微博大V将这则视频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至今该微博点赞量超57.5W。

在抖音上的传播再加上微博的传播,随后全国各地一些MCN机构,为了抢占流量,连夜赶到丁真家乡所在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想要与他签约。而此时一条微博话题#丁真该不该离开草原发展#的讨论,更是引发网友围观,阅读高达1.6亿,促使丁真继续走红!

11月18日,“丁真签约国企”的消息再度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大量讨论。

11月19日,丁真开通了自己的社交账号。在抖音发布一条介绍他的小马“珍珠”的视频,哗哗哗又是200多万的点赞,而当天丁真的第一条微博发了一张自己的入职照,点赞也高达164万。如今他的微博粉丝107万,抖音粉丝达366.8万。

到11月下旬,关于“丁真”的各种话题开始霸屏微博热搜。

11月26日,话题#丁真的家乡有多美#登上热搜,联同微博上众多旅游达人一起推介甘孜旅游,话题收获4200万阅读量。

11月27日,一则采访丁真的报道发布,采访中记者问“不考虑机票旅费,你最想去哪里?”丁真脱口而出“最想去拉萨!”一句话彻底引发了后面四川和西藏在微博的抢人大戏。全网炸裂,寻求答案丁真到底是哪里人?当日有关丁真话题连登三个热搜#丁真##四川为了丁真有多拼##西藏拥有了躺赢的快乐#,三条话题共计收获近17亿阅读。

11月28日,其他省份开始想各种办法蹭丁真热度,纷纷加入“抢人”大戏,邀请丁真去家乡旅游,终于#全国都在邀请丁真#话题持续走高,占领最高热度。

11月29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连发三推,为丁真打call,再度引发热议。

02

传播裂变

丁真是如何爆红互联网的呢?大外双、鼻梁挺拔、嘴唇饱满……从五官的精致程度上来看,丁真当然是好看的,但光是好看不足以让他爆红,因为康巴地区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人并不在少数。

其实,丁真爆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跟地理位置有关。丁真在一个采访中,被问到现在最想去哪里,丁真不假思索的回答:拉萨。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里,以为凡是藏民都是西藏的,其实在我国其他省区也有不少藏族居住的地方。于是,丁真赶紧出来声明。没想到,这让西藏的媒体乐坏了,西藏日报急不可待跳出来对丁真喊道:我们在西藏等你。于是,川藏两地媒体你来我往,围绕丁真的文宣争夺战开始了,连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都发文为他“打call”。

在互联网上,丁真的现身演变成媒体在场和网民狂欢。

围绕着丁真的热搜话题没有停止,接下来又有了“西藏拥有了躺赢的快乐”、“我们在西藏等你”的话题,西藏日报放出了西藏最美景点也罢了,居然还p图!川藏争夺和他媒体的跟进、网民的广泛参与形成了传播的裂变,并由此释放巨大的传播能量。

传播的裂变不仅产生于内容传播,还会产生于事件和观点的传播。需要指出的是,传播裂变与病毒式传播是有区别的,前者传播能量更大。传播裂变须满足两个临界条件:从知识传播转为观点传播,从观众谈资转为社会议题。而丁真则成了引爆这一传播裂变的“中子”(可以引发网络讨论的事件和话题)。川藏你来我往,网友添油加醋,还给四川支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丁真从一个默默无名的藏族小伙成为爆红的顶流。丁真的走红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如今的网红都是经过微博、抖音、快手、微信、B站等平台迅速发酵与扩散,如丁真主要是通过抖音和微博。

而更重要的是有了政府和官媒的加持,丁真大火的背后,真正厉害的是他背后的营销团队,理塘文旅总经理杜冬被网友戏称为“年度最强经纪人”。2020年11月18日,丁真与理塘县国资委下属的一家国有公司理塘仓央嘉措微型博物馆进行签约,成为理塘县的旅游大使。

丁真的家乡理塘也因他第一次被全网如此瞩目。

当今网民见惯了假笑背后的种种套路,也早已对千篇一律的网红鲜肉们审美疲劳了。钢筋水泥铸造而成的都市森林,闷得每天996的打工人们喘不过气来,此时,一个来自远方的纯真笑容,无疑是治愈的。

偶然往往隐藏在必然之中。丁真满足了当下中国互联网的审美需求;丁真走红,迎合了网民的心理需求和网络社会的文化需求。

丁真走红带热四川旅游,家乡理塘搜索量一周暴涨620%。人民众云平台监测显示,自11月12日至11月30日,“丁真”一词屡次引发多轮舆情波峰。11月12日,丁真因一段“野性与纯真并存”的短视频“意外走红”,形成了第一波舆情波峰。此后,他“成为国企员工”“为家乡代言”等消息屡次引发网民热议。25日,他的家乡理塘县上线旅游宣传片《丁真的世界》,导致舆情热度不断攀升,而此后各地媒体与文旅部门官微对丁真进行的“抢人大战”使得舆情热度达到顶峰。

03

傍焦营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全国大小媒体都过来蹭热点,加入战团,借机推介各自的旅游景点。

比如青海、云南、泰州、兰州……追随焦点而产生的营销模式叫做傍焦营销,傍焦营销是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而引出的网络新词和营销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和媒体借助焦点进行营销策划和组织营销活动。那么,什么是焦点呢?可以是一个网络红人,也可以是一个公共事件,还可以是网民玩的一个梗(网络热词)。

数字营销策略有造势和借势两种,傍焦营销就是借势而为。如今各地媒体都会盯着热搜,而平台也在优化算法,逐步把焦点从娱乐明星身上移开,更加多元化并开始关注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

前些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时就有不少自媒体纷纷蹭热点,现在平台和媒体更多把目光移到草根素人,竭力挖掘新人发现新内容。或者打造自己的热点,或者蹭别人的热点。看着丁真走红,连央媒都坐不住了。

各地媒体的炒作也反哺丁真和他的家乡,进而使得丁真这一IP更加强大,从而衍生出系列产品。甚至丁真乘坐的小白马也引起了关注,四川的近邻青海省更是连夜加班筛选省内各族帅小伙,称“不蹭也能上热搜”,并以本省青藏高原的高大骏马隔空酸了一把丁真的小白马。

这一波蹭热搜风潮还刮到了国外。丹麦、挪威、泰国等国旅游局也纷纷坐上顺风车,给热度不减的丁真热加了一把火,试图将流量引向本国旅游资源。

当然,在官博们玩梗的同时,网友们也刷新了自己可怜的地理知识,领略了各地的美景和美食。大呼“这样的宣传喜闻乐见”“看完想去旅游了”。甘孜旅游部门也趁热打铁,决定到明年的2月1号,四川甘孜州的所有景区将对游客实行门票全免、酒店和机票都是折上加折。

邀请丁真不是目的(事实上他也不可能都去),而是手段。把丁真与当地经济文化、媒体运营勾连起来,即是营销也是引流。连接一切,既是互联网生态使然,也是新媒体营销的自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看谁能玩得更溜。

04

顶流长流

一个月内,丁真和马保国的相关词条分别上了6次微博热搜,有关#丁真#的话题阅读量高达14.4亿,讨论量达16.7万次。

打开抖音和快手,各种“耗子尾汁”、“五连鞭”模仿秀扑面而来,堪称全民玩梗。微信公众号上,有关这俩人的10W+文章层出不穷,就连报纸、电视也纷纷跟踪报道。然而这两个顶级流量的遭遇却是冰火两重天。曾经的流量担当马大师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为了遏制网上的负能量,B站不得不掣出”封杀令“。

显然,丁真与马保国不是一类人,但如果不加以保护和积极引导的话,康巴小伙也会昙花一现。

所幸的是国有公司迅速跟丁真签约,网上已经爆出劳务合同大致就是他需要为理塘和甘孜的旅游出力,每个月有五险一金,3500元。目前丁真一边配合当地宣传家乡美景和旅游景点,一边在政府支持下恶补知识练字读书。

由此可见丁真的幕后团队完全知道该怎么打好这张牌,该怎么带动热度怎么做好内容,该给大众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这让我们欣喜看到素人网红背后的正能量支撑让他保持可持续的热度。

央视新闻主播海霞表示:“其实,这个事情也说明流量要是引导得好,走上了正途就会变成正能量,而走歪了就可能成为闹剧。这就告诉大家,流量来了之后一定要善用,千万不能滥用。蹭热点只是一时,可别过度消费玩坏了。真正把‘美丽’资源盘活盘好,这样流量才可能长流。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样的流量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因为人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可能很快会消失。丁真到底能走多远?这要取决许多因素和变数。

据《澎湃新闻》披露,丁真暂拒综艺邀请。这很好,还是要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同时,这一现象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草根素人有流量没资源,地方官媒是有资源但把握不住大众流量,两者的完美结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其实官媒也有网红,如央视记者王冰冰。最近又有网友拉起了“CP”配对,纷纷网络发帖喊话#让王冰冰采访丁真#。大有两好凑一好同框的热切期盼。其实这也是媒体深度融合,走红不分彼此,合作共谋发展。

社会化传播时代是一个后浪推前浪的新时代,丁真走红给传统主流媒体有什么启示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3个专题7377篇文章)

返回首页